一、实验后整理标准化流程
设备归位与清洁
关闭电源并拆卸装置,显微镜需将物镜转至两侧、镜筒降至最低,反光镜竖立后放回镜箱。
用纱布擦拭仪器外壳,镜头使用擦镜纸清洁,实验台面用75%酒精消毒。

废弃物处理
分类收集废弃物(如感染性废物高压灭菌后转运),尖锐物单独存放于防刺穿容器。
废液按化学性质分装(如氧化剂与还原剂分柜存放),贴标签注明成分与处理方式。
二、数据与记录管理
数据归档
原始数据立即标记(如样品编号、实验日期),录入LIMS系统并备份电子版。
异常数据需偏差分析,记录原因及纠正措施,经双人审核后存档。
报告编制
按模板编写检测报告(含样品信息、方法、结果),图表需校准曲线图等辅助说明。
报告经内部审核签字后提交客户,纸质版与电子版同步归档。
三、实验室环境维护
安全检查
确认酒精灯、水龙头、电源关闭,应急通道畅通,灭火器压力正常。
生物安全柜风速测试,PCR室负压状态验证(每月1次)。
深度清洁计划
每日:地面吸尘,台面酒精擦拭;每周:含氯消毒剂拖地。
月度:清洁通风管道,季度:检测空调滤网。
四、仪器维护与校准
常规保养
离心机清洁转头,马弗炉检查炉膛密封性,分光光度计定期校准波长精度。
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查气体管路,更换滤网(火焰部分每月维护)。
长期存放
精密仪器(如分光光度计)每周开机1-2次,每次30分钟防潮防尘。
设备档案更新维护记录,标注下次校准日期。
五、持续改进措施
反馈机制
内部团队分享操作问题,优化流程(如试剂标签颜色标准化)。
客户反馈纳入改进计划,定期组织技术培训。
合规性检查
对照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》(GB 50346)核查设施布局。
化学品执行“双人签收”制度,公安备案易制毒试剂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