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摆放与空间规划问题
通道狭窄:实验台间距过小,紧急疏散困难,违反安全规范。
功能分区混乱:化学区与生物区未隔离,导致交叉污染风险。
朝向不当:阳光直射台面,影响光敏感仪器或样品稳定性。
二、设备与操作隐患
仪器摆放杂乱:常用设备被遮挡,大型设备未固定,易引发倾倒事故。
通风不足:有害气体积聚,危害人员健康。
标签缺失或错误:试剂瓶未贴标签或标识不清,导致误用危险化学品。
三、日常管理疏漏
清洁不规范:台面残留化学品未及时清理,增加污染或反应风险。
防护不足:未配备耐酸耐腐蚀台面,强酸强碱直接接触普通材质。
记录延迟:实验数据未即时记录,依赖记忆易出错。
四、安全细节忽视
个人防护缺失:操作时未穿实验服、戴手套,直接接触有害物质。
应急设备不到位:洗眼器、灭火器被遮挡或未定期检查。
废弃物混放:未分类处理化学废液,存在环境污染风险。
改进建议:定期培训操作规范,优化空间布局,强化危化品管理。